Category Archives: Getting Things Done

Getting Things Done

最近一直在看一些GTD的东西,自己也尝试着用DataBK来管理自己的日程,每天晚上睡觉前安排第二天或者第三天的TODO’s和Appointments;每天下班后,坐在车上review一天的日程。这样一来,就不怕平时记性差,丢三落四了。
突然有一种回到初中时候的感觉,原来那时候每天放学后学习委员抄在黑板上的备忘录,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转]继续GTD —— 我的GTD思想

工作累了,给自己冲杯咖啡,突然冒出一些关于GTD的想法。
GTD,说起来是为了把事情搞定。但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严肃、并为大家所热衷的话题?深一层去想,就知道原来我们要面对的事情太多、太繁琐、太复杂,带来的压力太大。所以,Get Things Done,其实是为了消除焦虑。这个T,是Things,也是Tremble。
GTD,看上去是为了帮助记忆。这很好理解,毕竟GTD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提醒、闹铃来工作。但置身工作的人都知道,除非你的记忆真的有严重的问题,该做的事情其实是不会忘的。反倒是因为太多不会忘、不该忘、不敢忘的东西拥挤在脑海,就形成了焦虑——一个工作,你明明记得要去做,却三、五分钟就提醒自己一次;一个工作,你明明已经完成了,却始终惦记着,挥之不去。
所以GTD的真义不是为了帮助记忆,而恰恰相反,是为了帮助忘记!GTD最精粹的部分是D,是Done,是消除焦虑。
LifeBalance为什么要设“场合”概念,让你在休息时间看不到工作任务?这就是为了帮助你平衡,帮助你忘记,帮助你消除焦虑。
但GTD本身,却成了一种焦虑,因为它似乎太玄、难、太复杂。何必如此呢?哪怕只有一张纸和一支笔,你也可以GTD。我们用Palm来GTD,是取其便捷。如果你觉得学习GTD真的很艰难,可以考虑这两条路:
一是放弃,立杆见影消除焦虑;
一是克服困难,坚信苦尽甘来。
生活是一种嘲讽,这在任务分级的原理上可见一斑。
最高级别的事情是什么?LifeBalance会告诉你,最高级别的任务是“急迫而不重要”的。是的,我们每每焦头烂额面对的事情其实都是不重要的,而且其急迫之处原因不明。于是乎焦虑啊,焦虑。
所以你很想尽快把诸如工作、甚至加班之类不重要的事情给Done掉,然后才能悠闲地躺在沙发上听你最爱的音乐——如果你还没有认识到其实后者才是更重要的事,那么你会被生活继续嘲讽多年。
由于你对工作较为看轻,所以根据GTD的原理,你反倒成为了最有效率的人。过于看重工作的人,他们永远会有做不完的工作。
所以GTD的T,并不是所有事情,而是那些带来焦虑的事情。Done掉它们,你就找回了自我。而Done掉它们的过程中,你也就塑造了自我。

GTD思想和中国禅宗

国外有本很流行的书,叫《Getting Things Done——The Art of Stress-Free Productivity》,是David Allen写的,台湾的译本叫《搞定!轻松管理工作与生活》,大陆的译本叫《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大家在网上都可以找到这本书。
Getting Things Done简称GTD,是一种将繁重超负荷的工作生活方式变成无压力高效的时间管理系统,也可以说是一种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简单的说,就是把你在考虑的问题都整理出来,分门别类的进行整理,然后执行。GTD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把大脑清空,让自己轻松下来。
GTD系统的内容包括:
——收集:把所有的自己正在思考或准备要做的事全部记在一个便签上,或者整理到一个工作篮中,或者直接记载到电脑上的outlook,或者是个人数字助理PDA中;
——定义:定义出可以付诸实施的行动、结果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
——整理:按照事件的时间度进行区分,比如可分为非常紧急的事、比较紧急的事、一般紧急的事、不太紧急的事等;然后再按照事件的重要度进行区分,比如可分为最重要的事情、比较重要的事情、一般重要的事、不太重要的事;
——执行:按计划、分步骤的将行动付诸实施。此部分的关键环节在于全力以赴做一件事,做此事时别再想彼事。
——评估:对你的承诺从目的、远景、目标、关注的范围、项目和行动几个方面保持及时和合理的回顾评估。
在运用GTD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后,发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GTD甚至开始和我原来的生活理念、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相结合,加强了“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的观念,变得心境更清净洒脱,生活更积极丰满,工作更稳健向上。为什么会这样呢,GTD和中国禅宗之间是否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金刚经》里面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应无所住,既不着有;而生其心,亦不落无,方是《金刚》本旨。所以禅宗六祖闻此二句,立时悟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心如虚空,而不存虚空之量;度尽一切,而不著一切之相。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变即是无所住,随缘即是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自性般若的圆满澄明的心态。可处于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都很大,很多人的生活工作都是一团糟,要做到井井有条、张驰有致都很难,更遑论什么心静如水呢。我们是俗人,整天面对着纷杂扰扰的俗事,你刚想“应无所住”,对不起老板通知马上要开紧急会议,由于最近经济不景气你的公司要准备实施新一轮的裁员计划,你刚想“而生其心”,对不起你的电话响了,银行通知你的房屋按揭马上就要到期,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快没地方住了。如果学禅求佛真的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高明境界,那不论是处于深山老林还是市井闹市,这些问题肯定根本就不成为什么问题,而且自身也会取得大智慧大成就的。可这个真的太难了,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人是修炼到这种高度的。所以我们只有寻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我相信GTD会是解决问题众多方法的其中一种。
在每个星期一的上午,你坐在办公桌前,准备好一张纸一只笔,把你工作生活中所有正在思考的问题全部写在纸上,然后花上5分钟时间,对横向的事件并联,对纵向的事件进行串联,最后按事件的时间度和重要度进行整理和分类,然后冷静、客观、周全、适度的开始实施计划,一件事一件事的逐一完成,在做某件事的时候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尝试忘记其它的所有事情,完成一件又拾起一件。在每周工作日的最后一天下午,你重新拿出这张纸,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并开始制定下周的工作计划。
GTD真正的核心思想不是让你“记起事情”,而是使你“忘记事情”,可以保持心静如水的心境,不至被纷繁的事务所困扰,这就是是佛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现代社会中现实的初级运用。想想看,如果你开始向自己内心深处寻求真相,而放弃对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追逐,你将获得平静。
六祖慧能和神秀的故事是大家熟知的,禅宗五祖要选一个接班人,也就是要选六祖,老和尚要大家根据自己的修行写偈,类似于做一首禅诗。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写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老和尚看后认为神秀的诗未见自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慧能的诗却已见自性,可传衣钵,于是慧能成了接班人,被称为六祖。后世的人觉得神秀不可取,都纷纷向慧能学习,可惜又没有人能有慧能一样的无上悟性,逐物逐己,了不可得,误入了口舌障。
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接引众生,每个人的根器见识都不同,可选不同的法门作舟楫,大部分人的根器都是需渐修而非顿悟的,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在学佛的初级乃至中级阶段,神秀的渐修法门是非常适用的。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可惜沾染了太多的灰尘,用GTD的方式把灰尘除去,镜子将变得洁净,这样经常的擦拭和观照,镜子就永远是镜子,可保持永远清明澄净圆满自如的心境。
GTD收集、定义、整理、执行、评估的五个阶段就是一个擦拭和观照的构成,不管什么事,用笔写在纸上,分类整理并执行,做的同时忘记没在做的,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评估和观照,然后再忘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自然而然,就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快乐的状态!